ZBLOG

Good Luck To You!

"穿越城市古巷:跑步探索历史文化"

  

  图片说明: 解放军跑步进灾区。

  

  图片说明: 震后开滦唐山矿。

  文汇报:上海文化出版社将于本月底发行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的课题《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系列图书。作为主编,您是从何时开展这个项目的?

  金大陆:我的专业方向是现当代上海城市史,重点是1966年至1976年的社会史研究。1976年的中国世事艰危,多灾多难。唐山一震,举国惊叹。正是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上海的“工农兵学商”戮力同心,众志成城,前赴后继奔驰唐山,为救死扶伤、重建家园,奉献出了上海人民的大勇和大爱。

  40年过去了,属于上海人民光荣和骄傲的这一页,却因种种缘由,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掘和整理。今天,我们以城市记忆“志愿者”的身份站出来,通过口述采编、史料选编、影像汇编等,不仅是为这座城市记录这段历史,也是为发现当年的感动,并向成百上千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的参与者致敬,向成千上万的上海人传递这份感动。

  我们真正开展课题时,才体会到记录震灾史和救援史,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当年的决策者、带队人已很难寻觅;当年年轻的亲历者多已年过花甲,甚至古稀,时间不等人!

  向最可爱的人致敬

  文汇报:听说原计划是出一本口述和史料混编的书,现已扩展至五本,这当中经历了什么过程?

  金大陆: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参与人数之多、档案史料之繁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欲罢不能。

  去年秋天,项目伊始,我们去了唐山。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主任沈芝听了我们的计划后特别激动。她的父亲是上海人,她自己也经历过唐山大地震,印象深刻的是上海医生还给她一个苹果。因为上海医疗队奔赴唐山人数众多,服务时间最长,医学技术精良,是上海救援的主力,经批准,我们决定增设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大医学院等分卷。

  同时,我们确立了“立体型”的工作方案,即加强上海对唐山的工业救助和重建家园的内容采编,这样就有了上海冶金支援唐钢恢复生产;上海为唐山制定城市规划等篇章。

  在所有的采访中,众口称赞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那么,这支队伍中有没有“上海兵”呢?对五院姜医生的采访中,意外地得知有“青浦兵”,课题组非常兴奋,通过微信公众号、上视新闻频道《新闻坊》栏目在全市寻找,得到多渠道的热烈响应。我们找到了来自青浦的海军、铁道兵,入伍38军参与救援的上海知青,驾驶运输机救援唐山的上海籍空军飞行员等。这样,海陆空三军的“上海兵”都齐了,这些第一线救援军人的讲述令人震撼,他们不愧是抗震救灾的顶梁柱。

  这个课题的主旨是开掘和留住城市记忆,所以,循着历史学的思路,我们一开始就确立了“档案选编”的计划。我们的工作得到唐山档案馆和各相关单位的支持。这些档案史料有通知、简报、电报、会议记录、总结报告等,例如,上海每天向灾区运输的货物清单;《河北日报》 曾有上海、天津向唐山赠送数百台电视机的报道。结果,在商业部门的总结报告中,见到很详细的记载,上海不仅赠送了电视机,还派出安装修理小分队,修复不少在地震中被砸坏的电视机、收音机等。由这些材料选编的“档案史料卷”,与口述形成补充互证,使历史留存丰厚而扎实。

  很多唐山救援者纷纷向课题组提供照片、日记、信件和各类实物,于是有了“影像文献卷”。

  唐山人视上海人为亲人

  文汇报:在主编这个系列的过程中,您感受最深的有哪些方面?

  金大陆:首先,包括“上海兵”在内的解放军战士,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现场。天气酷热,环境恶劣,面对残垣断壁,只得徒手挖、用肩抬,解救幸存者,深埋罹难者。唐山人动情地说:“我们亲生儿女都不一定会干的事情,解放军却干了!”上海的医疗队不仅救治、转运了大批伤员,还在当地医治了不少疑难病症,培训了“赤脚医生”,口碑甚佳。上海的建筑工程队停下在建的项目,赶赴唐山帮助他们重建家园,还牺牲了2位年轻的工友……现在,整个新唐山建起来了,规划也出自上海的工程师之手。唐山师范学院的老师告诉我们,唐山人说起上海的救援者,都会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视为自己的亲人。

  其实,上海作为大后方的支持也是特别给力和感人的。据档案记载,大地震发生以后,抗震救灾指挥部向上海发出许多电报,要求大量生产消炎片、止痛片、净水片、医疗器械、压缩饼干以及塑料袋、帐篷等急需品,上海各行各业紧急动员,昼夜加班,运输车辆在车间等候,年轻学生到车站、机场抢运,一刻没有停歇。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是非常年代“国家管理”的“在位”表现,但又何尝不是人道主义精神的彰显呢?

  不得不说,相比汶川地震,唐山救援的水平是比较低的,甚至还宣布“拒绝一切捐赠”。我们在材料中看到,上海有小青工因不能上前线,把新买的手表寄到了指挥部;有老工人将积攒的100元捐给唐山。结果,都因“拒绝一切捐赠”退了回来。来自上海百姓的“平常”故事,令人肃然起敬。

  在上海生活的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一员。我们热爱、敬慕这座城市,希望能够为丰厚这座城市的文脉做些点滴的浇灌。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上海需要展示这段历史,上海需要承接这份感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    2025年5月    »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网站分类
搜索
最新留言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Z-BlogPHP 1.7.3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