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车运动一直是考验车企产品真正实力的一个试金石,也是让广大汽车爱好者热血沸腾起来的一个兴奋点。赛车带给我们激情,其实更重要的意义,是赛车促进了众多车企在科技之间的不断竞争,加速了汽车科技的发展。下面,跟随好车君一起看看有哪些科技与理念,是赛车带给我们的。
1.涡轮增压
现在市场里新车型,如果不带个“T”都不好意思跟消费者见面了。涡轮增压在中国有被神话的意味,认为其代表着更强大的动力。涡轮增压的主要作用就是提高发动机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让车子更有劲。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惯性冲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送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
涡轮增压器最早是用于跑车或方程式赛车上的,以使发动机迸发出更大的功率,并最终进入民用市场,尤其是在小排量领域发展甚好。
2.换挡拨片
拨片换挡技术最早起源于F1。这种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通过拨片换挡的功能使手不用离开方向盘,从而增快换挡速度。由于在赛车领域分秒必争,所以换挡拨片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而现在很多标榜运动的民用车都喜欢用上换挡拨片这种配置,从实际意义上将,能够将换挡拨片开得好,并经常使用的车主并不占多,更多的意义,只是成为一种凸显运动风格的标志而已。
3.双离合变速箱
跟换挡拨片一样,双离合的诞生,也是源于这种分秒必争的需求。上世纪80年代,汽车工程界发明第一台双离合变速箱,装配在赛车上,用于消除换档离合时的动力传递停滞现象。在保时捷Prosche 962C和1985年的奥迪Audi sport quattro S1 RC赛车上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如今双离合变速箱已经大量应用与家用车,但是其稳定性还有待观察。
4.轻量化与空气动力学
为了获得最佳的加速与操控性能,F1赛车使用了更加昂贵并高强度的材料如碳纤维来打造车身。通过可调空气导流增加下压力,并营造出最完美的流线型车身。这种轻量化最大的好处就是性能更加卓越,更重要的是,更轻但高强度的合理缓冲车身结构,即使发生事故也避免了车手受到太大伤害。
所以这种理念也渐渐用到民用车领域,特别是高档跑车。昂贵的碳纤维轻量化车身,极其完美的流线设计并可控制下压力才是性能继续上升的关键突破点。对于普通家用车而言,钢板厚度与车重都在渐渐下降,取而代之的更强更轻的钢板与合理的吸能缓冲车身。
5.盘式制动
最初汽车的制动系统大部分为鼓式制动,上世纪50年代起,盘式制动器开始在赛车中出现。工程师发现盘式制动比鼓式制动有更强的制动力,并且维护更简单。
盘式制动的散热效果也非常明显,当车辆频繁制动后,制动器会产生大量的热能,这会导致制动效果下降,而盘式制动器的小孔结构让其更容易散发热量。如今大部分量产车型都采用了盘式制动,制动距离得到了保障。
6.多功能方向盘
目前,多功能方向盘已经成为消费者在购车时的主选配置,有了它驾驶员可以轻而易举的操作车载娱乐系统、定速巡航等功能。
当然,这项技术最初是应用在赛车上的。就拿F1赛车来说,方向盘就是它的整个核心。在比赛中赛车手需要通过方向盘上的各种旋钮来调节车辆的各项数据,如油门行程设定、燃料消耗率等等。后来这项技术被引用到家用车上,主要是为了便捷驾驶员的操作,减少行驶中操作其他功能带来的分心,从而提高安全性。当然,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操作,他给我们确实带来了很实在的便利。